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多元介入,旧城新生

2025-07-09 发布
首页 / 主题竞赛 40 2 0

tonymax929

积分:4

私信

各位老师、同学大家好,本次我个人设计的题目是多元介入-旧城新生,基于介入理论视角下的西八里旧城区更新设计。

本次设计一共分为四个部分。一、前期分析,二、设计策略,三、总体设计,四、鸟瞰节点展示。

一、 前期分析

在城市更新由粗放转为集约,增量转为存量的大背景下,老旧城区的改造方式由大拆大建、利益主导,逐渐转变为修缮改造、盘活空间为主。在总结老旧城区更新的特点、价值及机遇之后。我们如何对西八里旧城片区更新设计进行定位是本次设计前期分析关注的重点。

基地位于雁塔区小寨街道和长安南路街道之间。十四五规划中强调以小寨“十字”轴线为核心,形成现代服务业发展轴,突出长安南路作为西安市城市中轴的地位。同时以大数据等新技术为依托,形成线上线下多元互动的新型商贸业发展带。

本次设计基地用地面积共78公顷。周边用地以科研教育用地偏多,缺少创新创业类服务。公服设施多样,覆盖范围全面。同时,本次规划设计将衔接组内规划设计的结构。

从现状鸟瞰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场地内部的一些重要节点,分别有西八里村,陕西省电视台,明德门遗址公园、西北政法大学、雁塔便民市场、北方特种能源集团、以及雁塔区人民政府。

我们可以看到场地内的业态明显聚集在西八里村主要的两横一纵的街道上。同时,业态聚集在靠近健康东路以及朱雀大街南侧的底部商业。

场地北至健康东路,南至燕南二路。西至东大街,东至长安南路。

场地内部建筑层数主要以低层为主。有部分的新建居民楼以及靠近长安南路的电视台区域的建筑层数较高

场地内整体建筑质量不佳。西八里村内部住宅楼建筑质量堪忧。

通过问卷统计得到场地内部的人群学历结构、人群年龄结构以及人群身份占比,我们可以看出,在学历占比中,本科及本科以下的占比最多,人群年龄中青年占比最高,人群身份占比中,住区居民和大学学生占比最高。

通过总结。我们对场地内的人群主体主要分为了大学教师、大学生、周围居民、科研人员以及游客。
同时总结场地内人群需求,包括了居住、工作、休息、娱乐、运动、购物、停车、社交、参观、文化体验、活动事件、创新创业、学术交流等
综上,我们总结人群空间需求分别为八大部分,分别为品质居住空间、古韵体验空间、休息交往空间、多元娱乐空间、融媒创客基地、数字商务街区、共享办公空间、大学文化街巷。
四、场地梳理。

我们对于场地内部的价值进行挖掘。从人群视角来看场地内,西八里村的人群多样,西大学生需求前卫。

从文化视角来看,隋唐文化底蕴深厚,明德门为隋唐第一门,朱雀大街为隋唐中轴线

从空间视角来看场地的。空间类型多样,属于价值洼地,从宏观视角有规划之称,微观视角的类型丰富。

接下来提出问题,从人群视角来看,社会人群有社交空间缺失以及生活模式单一的现象,可能会造成社会人群的分异。

从文化视角来看,历史环境被破坏,历史记忆湮灭,都是可能造成文化载体消失的原因。

从空间视角来看,空间隔离明显,资源配置不均的现象,都可能造成空间资源分配不均。

接下来进行思考总结。我们一共提出了三个问题,空间隔离怎样解?人群分异如何化?文化消失怎么办?首先,空间隔离我们建立公共空间、文化中心、社区中心,人群分异我们打造多样化的公共空间,不同的类型的社区住房,举办各种文化活动,文化消失我们重建历史文化景观,仿古类型的建筑以及相关的文化产业。

最后总结出,空间互融共生、人群文化包容的设计目标、通过多元模式介入。引出本次规划设计主题,多元介入旧城新生。

二、设计策略

首先是目标梳理,总结完场地问题后。问题主要表现为场地活力与规划不符合,场地人群生活文化隔离,片区生活隔离分异明显,城中村与现代发展矛盾,老旧校区空间资源浪费。迫切诉求为场地活力激活,人群文化互融,物质空间提升、村城关系重构、校城空间伴生。

资源条件主要有四类,上位规划的支持、地理区位的优越、空间类型的多样以及文化资源禀赋。方案从基地内城校村三者隔离现象入手,以介入理论视角为主题,形成以现代服务为主导功能,结合数字商务、融媒创客及历史文化体验等多功能为一体的现代城市RBD休憩商务区,打造具有科技与情感的智慧包容性家园。

本次主要采用介入理论,分为四个方面,场所介入、时间介入、功能介入以及文化介入。同时辅以智慧融入的理念。

空间营造策略到空间落实。主要为四个方面,首先是介-场所,空间同构激活,从小到大多层激活。
介-时间,多元人群需求,互动氛围场所设计
介-功能,复合功能包容,创新产业功能支撑
介-文化,新旧文化共创,情景空间重塑再现
最终设计目标,以期达到城校村之间的重构伴生。以及最后城与人之间的互融关系

六、多元介入体系

介-场所,首先是建筑层面的介入。我们本次规划设计主要采用部分拆除、体块咬合、屋顶绿化、丰富立面以及仿古建筑组合、功能共生,增加连廊、形体切割等建筑层面的设计手法。
公共空间介入主要分为广场空间。休闲公园,记忆空间。天桥集市、社区服务、共享菜园、活动场所、运动场所等公共空间介入的手法

街巷空间的介入主要分为数字商业街。溶媒创客街。大学服务街,朱雀文化街等多个方面的街巷空间介入手法。

介-时间。首先我们对白天和夜晚人群不同种类的需求进行梳理总结。
以时间为介入元素,以时间为基准,将活动进行重新分类,分为白昼与夜晚,满足场所24小时的生机与活力。主要总结了场地内常见的三类人群。学生、游客以及上班族在场所内24小时的活动需求。

介-功能。
场地内现状业态部分缺失,业态搭配过于单一,不同业态缺乏联系。我们新增创意类、居住类、购物类、体验类业态,通过对不同类型的业态进行分区促进共生,同时设计弹性空间吸引多元人群。

通过对互联网下新媒体数字业态的介入。置入共享办公、数字商务、创客盒子以及多元住宅来形成业态的多元发散和多元联动。同时。通过将居住空间和创客空间,以及生产空间和研发空间的功能复合,学习空间和娱乐空间的有机融合,留白部分空间以促进互联业态发展、激活多元可能。

介-文化。通过对场地内的传统文化、市井文化及大学文化现象进行总结。我们通过策划节日对场地内的文化进行表现,通过文艺双创展览节、民俗餐饮购物节,对传统文化中的文艺双创和民俗体验进行回应。通过西八里青年小吃节、社区文化共创节对市井文化中的地方美食和社区文化进行回应。通过对创客成果展览节、大学生城市公益月。对大学文化中的科技创新以及社会责任进行回应。

三、设计分析

本次规划设计总用地面积78公顷,总建筑面积159.9万平方米。其中。新建建筑面积占比38.7%。改造建筑面积占比9.3%,保留建筑面积占比52%,容积率2.05,建筑密度55%,绿地率30%,新增停车位1700个。

规划设计分析,规划结构呈一轴三核活片区,三带五点赋动能的特点,由三个规划核心串联成一个主要发展轴线。同时由五个特色节点串联成三个发展带。

功能分区方面,呈“七区联动,业态共生“的特点,共分为了活力青年社区、乐活融媒服务区、共享科研办公区。元宇宙数字商务区、大学活力体验区、明德文创互动区、配套生活社区。

规划边界,由多层边界盘活片区。将片区分为三层边界,每一层边界更新力度不同,从而对片区进行有效更新,总共分为了拆除新建区、风貌改造区以及旧城保留区

道路交通方面,主要为承接上位,舒适人行。本次规划设计。主要打通西八里村断头路。承接上位控规中的道路网。同时,在场地内主要核心部分新增二层廊道。来对场地内的校城村进行一定程度的联系

景观体系方面,呈蓝绿核心,点状生态的特点,景观结构主要为两横两纵单核带动,多点激活,同时多样屋顶绿化支撑场地生态活力。

四鸟瞰节点

首先是整体鸟瞰图的效果展示

接下来是对新青年SOHO、共享科研办公、融媒创客工坊以及明德文创小镇的简单节点效果展示

谢谢大家!

使用道具 举报

tonymax929

积分:4

私信

全部评论

0

主题

2

帖子

4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4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25-7-9 18:20:1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

帖子

4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4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3 天前 | 只看该作者
欢迎大家指导批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