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基于多维评价方法的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评价及规划应用研究

2025-06-09 发布
首页 / 毕业论文 25 0 0

陈星宇cxy

积分:0

私信

  习近平强调,塞罕坝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组成部分。在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布局下,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既是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水源涵养的关键屏障,也是承载生态科普与历史文化价值的资源宝库,已被纳入国家生态保护红线。为实现塞罕坝精神传承、生态保护与风景资源利用的协同发展,构建科学的风景资源评价体系对在科学规划中兼顾上述三者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结合风景话语评价生态敏感性评价、美景度评价方法,利用风景话语评价与层次分析法构建风景资源评价体系,生态敏感性评价法、美景度评价法、专家评价法对指标因子分类评分,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的风景资源状况全面评估结合生态敏感性评价结果分析景区,美景度评价结果分析景点,得到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总体分区与游赏规划策略,生成公园应用规划成果。经过研究得出主要结果与结论如下:
1.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评价体系构建:(1)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评价体系包含3个准则层(风景资源基本质量、区域环境质量、开发利用条件)14个因子层、28个指标层以及13个子指标层2风景资源评价因子包括生态敏感性评价因子、美景度评价因子和标准判别评价因子。(3)准则层权重排序为风景资源基本质量B10.6054)、开发利用条件B30.2359)、区域环境质量B20.1587)。因子层权重前5项为地文资源C10.2044)、人文资源C40.1401)、生物资源C30.1151)、水文资源C20.1021)、基础设施条件C120.0737)。指标层权重前5项为典型地貌形态D10.0737)、基础设施条件D260.0737、土地利用类型D40.0662)、公园活动设置D270.0655)、大气质量D210.0609)。
2.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评价(五分制赋值):(1)准则层得分为风景资源基本质量B13.38,良)、区域环境质量B24.09,优)、开发利用条件B33.07,良),表明公园中风景资源总体价值较高。214项因子层指标评价中有3项资源评价为极优,分别为大气质量C7、公园面积C9、天象资源C5,评价为优的两项,为负离子含量C6和公园活动设置C13。(3)指标层评价中7项评价为极优,分别为物种多样性D12、大气质量D21、雾凇雨凇景观D17、彩霞D18、公园面积D23、土地利用类型D4、云海D19,综合说明公园在物种多样性、环境质量、天象、公园面积、土地利用等方面资源优势显著。
3.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分区与景点规划:(1)依据生态敏感性分析将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功能分区分为生态保育区、核心景观区、一般游憩区。(2)依据风景资源特色将景区划分为:赛罕韵景区以森林、湿地景观为特色生态文明宣教、科普研学游客服务棋塞门景区承载森林公园生态保育功能门户展示区。木兰苑景区满蒙民俗历史文化体验北曼甸景区森林-草原交错带景观为特色高山植物景观展示森林康养大唤起景区山地景观特色森林景观游赏森林康养3)景点规划策略:一是优先整治界河、棋塞门等低分潜力景点作为公园连通外界的枢纽,通过环境改造与设施更新焕活;二是挖掘木兰秋狝文化园、尚海纪念林亮兵台、月亮山等景点的文化叙事和塞罕坝精神,以科技手段提升体验深度;三是合理保护,发挥金莲映日、七星湖、神龙潭、头道沟、二龙泉、塞罕塔、大唤起等景点的自然资源优势,增强风景体验是建立动态评分监测机制,每季度收集观光者反馈,针对性迭代服务内容。
  综上所述,运用多维评价方法对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进行评价,综合考虑了专家及大众对风景资源的认知,优化了现有的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评价体系,增强了评价结果的可靠性,对塞罕坝森林公园风景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风景资源评价;森林公园;多源数据;多维评价方法;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
基于多维评价方法的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评价及规划应用研究(1-90页).pdf.pdf (1017.58 KB, 下载次数: 1)

使用道具 举报

陈星宇cxy

积分:0

私信

全部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